【屏東縣旅遊景點】浸水營古道一日遊懶人包攻略
20230419 The best feeling in the world is when you know your heart is smiling. 世間最美好的感受, 就是發現自己的心在笑。 今天穿越了中央山脈 從屏東縣走到了台東 總長15.9公里!歷程6小時 這條路見證了5個世紀的歷史, 它是南部原住民貿易進貢的必經道路; 日本人的理番之路; 也是清朝官兵巡撫橫跨中央山脈的巡視道路,這條道路就叫做—浸水營古道。 沒幾天~又到了台東! 傑克~
浸水營古道,起點為屏東縣縣枋寮鄉的水底寮,途經玉泉村、崁頭營、歸化門越過中央山脈後,終點在臺東縣大武。古道長度約47公里,部分路段曾被交通部公路總局納編為縣道198號。現步道路段長15.4公里,為農委會林務局規劃之國家步道系統的一部分。 因1874年發生牡丹社事件,清廷遂展開了闢建開山撫番的工程,當地原住民排灣族政權商榷後,開鑿了幾條通往後山的越嶺道。1882年,清朝官員周大發等人負責監修這條平埔族馬卡道族人移民東部之路,當初古道起點附近有三條崙石頭營的屯軍負責古道防務,因此清代地方誌將此道稱為「三條崙道」。當時身亡的官兵埋於忠英祠。清末時期包括八通關古道在內的多條古道都迅速廢棄,只有三條崙道路暢通無阻。胡適的父親胡鐵花於光緒十八年曾在台灣任職台東知州,當時便是利用這條古道過去台東述職。 日治時期,日本人亦六次修建清朝的三條崙道,使之成為理番道路,用來控制當地原住民排灣族,也因為道路經過的最高警備據點浸水營駐在所於1901年設立,此後路名改稱為浸水營越嶺道。經拓建的浸水營越嶺道路徑大致與三條崙道相同,當時是東部水牛、黃牛向西部輸出的唯一通道,同時也是東、西部往來的電報及郵遞路線。 1945年後,古道一度成為陸軍野戰訓練場所。1968年,國防部為了在大漢山頂建立雷達站,而將從水底寮至中央山脈主脊的路線開發為軍用車道,也就是現在的大漢林道,古道西段的路線大部分被新路取代,東段則乏人行走而逐漸荒廢。直至1990年代,在進行古道調查時,才又重新受到重視。 要由浸水營古道到東部者,一般都是由領隊帶領,若想由大漢林道自行前往者,要特別提醒,務必格外注意路線。有一回我因開錯了路,前輪不小心掉入了懸崖,此時天色已晚,又下著豪雨,真是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應,我也不敢奢望會有人經過,只好徒手在左輪前方挖出了一條路溝,將車子硬衝了出去, 之後再也不敢一個人開這條大漢林道了,只敢由崁頭營這條路線走走浸水營古道前段。 如果不愛走人群太多的山路,浸水營古道前段倒是個不錯的選澤,還可讓山中靈氣洗滌一下身心靈。
8:17開始起登(步道口並無廁所) 建議包車而行,因步道全長15.9km 可由A點屏東縣下,B點台東接 這次也有包朔溪車,每人$150 步道走到橋附近就可以坐朔溪車接小巴 有聽同行山友說溪水暴漲朔溪車無法進去 就要多走幾公里 行前可以多關注天氣狀況 步道路面平坦好走,難度低 但還是建議攜帶登山杖 走到最後疲累可以省一點力 屏東縣段較多大小碎石路 當天行走時路面泥濘溼滑 整段步道幾乎是下坡 要很小心謹慎行走 稍不注意踩到石頭都會滑到幾次 因樹林茂密,若大太陽走應也是很涼爽 陽光照射下的林相非常漂亮 很適合邊聊天邊吸收芬多精 步道生物植被繁多,有見到藍腹鷴 還有許多穿山甲新挖的洞 還有日治時期的遺跡 唯獨沿途較少大景 景色看到最後都一樣 走到剩2.0k的時候可以看到溪谷河床 15:07完登 雖然難度偏低,卻也很考驗肌耐力 可以斟酌個人體力~ 整趟走下來不包含吃飯休息時間 大約走了六小時 對於常常爬山的朋友應該是小case 也很適合初學者練習體力 一路上也遇到不少人背重裝做負重訓練 如果要增加難度也可以從台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