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旅遊景點】2025年一滴水紀念館評論和相片,一滴水紀念館一日遊懶人包旅遊攻略、導覽
景點類型:旅遊景點、親子景點
景點評論:680 則(點擊直達)
景點資訊
營業時間:
星期一 | 休息 |
星期二 | 09:00–16:30 |
星期三 | 09:00–16:30 |
星期四 | 09:00–16:30 |
星期五 | 09:00–16:30 |
星期六 | 09:00–16:30 |
星期日 | 09:00–16:30 |
服務指南:
無障礙程度
設施
懶人點評:
"古色古香的地方還有旅遊服務中心免費參觀。感受一下日式風格的設計與淡雅氣息"
"日本建築跟庭園,環境很舒服,遊客不多,附近還有星巴克雲門門市可以去。"
"機車相對好停。也可以從淡水捷運站騎Ubike到淡水海關碼頭園區站,再走路上去。"





Hao-Wen Hsueh建物不錯,但一滴水本身的景點很快就逛完了,需要搭配周邊的景點一起

鄭國棟喜歡日式建築的可以來看看

Aya Yang如果將一滴水紀念館與重建街上新開放的淡水警官宿舍,在同一天裡來場日式舊建築的尋訪,必將十分滿足。(2館內皆需更換室內脫鞋,有參訪時間限制,且進館前都要小走一段爬坡路)

吳家凱andy環境、綠化植栽有待加強,下午16:40關門,實在有點早,可以考慮收取一點費用維持管理

kris chang環境維護的很棒,只是夏天來雖美,可是太熱了

賴淑英一個從日本,原樣的拆卸來臺灣,再一次組合的日式房屋,在加上公園的襯托,是一個很棒的地方。

Lance HSU (風秤子)輕鬆走走
人不多
很不錯
有夕陽時很漂亮

Abby Chiang日本遠渡重洋而來的原木建物,異地重建,厲害喔。環境清幽是個休憩的好地方。

張馨云可以體驗當官的渡假山林

CoolRu Chen1300位台日志工一起努力復原出來的歷史建築
沒有一根釘子,使用26種卡榫技術
牆壁內部是竹片麻繩編織
外加傳統工法的砌牆
建築內部不大很快就可以逛完
近來可以感受跨越國界時空
一種無形的情誼及羈絆

James Yeh與附近景點串在一起逛不錯

陳有錢一滴水原是1915年建於日本福井縣大飯町古民家木造建築六百多根樑柱,沒有使用一根釘子
裡面 完整呈現日式古民居的風格

BT走走看看還不錯…

Alex Lien淡水的好天氣是很不錯的,是一個可以帶家人跟小孩來餵餵蚊子的好地方。(哈.. 有樹、有草、有美景 的地方,都會有蚊子小姐姐來招持喔)

王俊傑有點無聊,一下就逛完了

Vaunty建築物有濃濃的日本味

Ryan Lin欣賞、體驗日式木頭建築工法

SL H整體內外環境很棒

吳純妙二年前朋友推薦,ㄧ直記掛於心,今偷閒探往,果然不負所望,優雅房舍被綠茵環繞,置身其間心靜了,串連旁的雲門舞集和滬尾砲台公園,就是半日遊的行程了。

陳近南為了紀念阪神大地震及921大地震…並促進台日友好…由兩地民間共同合作建造的日式木造建築…全程採用傳統日式工法…為未用一根釘子…可與附近的滬尾砲台一併遊覽…

FRANKIE wei超美,好拍,環境好

doreen au地點偏遠 紀念館很細 無咩野睇 有點失望 勸大家不要花時間去

林俞君(林俞君)地方蠻廣的,也有樹遮陽,附近也有一些餐飲可消費,帶小孩散步不錯!

BORIS TSAI日本建物,無其他特色

鍾宇明它就在雲門劇場附近,到此地時不巧尚未對外開放,只好放棄,往下一個景點前進。

胡閔智清幽靜謐的地方
標準的日式建築設計
走走踏青
很不錯

雨晴免收門票 很悠閒的地方

Lucky Tan風光明媚,有山有海,最棒了

陳靜玫一滴水的意涵,用這棟建築來代表,真的非常的深遠且另人印象深刻
觀遊此棟日式建築時,若有解說的義工陪同,會更了解屬於它的故事和感動
(避開人潮時停車方便)

Nick Hsu傳統日式建築
假日可以來走走

吳家銓環境乾淨大槪半小時就逛完,可以結合附近景點安排淡水半日遊

和興陳日式風格的建築 旁邊的山丘有小步道可以走 可以很放鬆

joling chen一滴水紀念館是在淡水和平公園內。原建造於1915年在日本的一棟木造建物,為了台灣921、日本阪神大地震,建立2國情誼而遷建現址。現場有導覽,園區也建造的很日本氛圍,適合親子遊,在到淡水碼頭可順到此一遊

Chang George台日友好的象徵
原味日式建築和庭園
一滴水紀念館取名由來:為紀念原起造者水上覺治之子水上勉先生一生承襲自日本「滴水」禪師的禪宗思想,崇尚珍惜萬物資源,就算只是微不足道的一滴水,也當物盡其用;另一則是為感念移築過程中所有的苦力群志工,他們透過實質的行動傳遞了無私奉獻的思想,縱使小如一滴水,終能匯聚能量完成此一跨國移築艱難工程,故取名為「一滴水紀念館」。
熱忱無私的跨國移築歷程:淡水一滴水紀念館係移築自日本福井縣大飯町一棟建於西元1915年間的日本古民家木造建築 Tamsui Itteki Memorial House,緣起於日本阪神及台灣921二個地震所連結的台日人民情誼,並透過多位台日熱心人士的努力,從民國94年拆解、至98年12月完成重建,歷經了約五年、多次輾轉遷移,跨越了3,000公里的旅途,遠從日本來到台灣。移築除延續成為台日交流的平台外,更是跨國人民間社區營造的精神堡壘,館內同時設置了「水上勉文庫」及「陳舜臣文庫」,以促進近代台日文學交流鳴放。
細嚐百年古民家建築語彙:這棟由日本文豪水上勉之父水上覺治親手建造的古民家建築,六百多根樑柱沒有使用一根釘子,榫頭銜接方式超過20餘種,展現出登峰造極的木造建築文化;而屋中大黑柱,即由門外算進第三根,最長也是銜接最多橫樑的直柱,在日本文化中代表著一家之主的父親角色,柱頂的「棟札」更是古民家的身分證明,它以紅布包裹的木牌記載著興建的年份與建築的「棟樑」(即師傅)姓名,而紅布外並纏繞著一雙上樑時剪斷夾腳草鞋,它意味著落地生根不再遷移之意,實著有趣又引人遐想。

MY C休館什麼都看不到,可遮雨的涼亭只有一個。

志遠漂亮的日式建築

Wyatt雨天來也還可以
古色古香的日式建築
滿滿的歷史
戶外天氣好的時候拍照也滿美的

黃憶涵走走,看看藍天,別把服務中心誤以為紀念館囉。

Helen Wang日式建築,很棒的環境,非常寧靜。

Victor 戴經洲 Dai謝謝日本給我們那麼好的建築物,拆除以後再重建在淡水的這個地方,參與的所有工作人員給你們最高的敬意。

Kaoru Lin很寧靜舒服的日式建築

Beibei Chen喜歡簡單樸實的日式建築
地廣人稀 覺得很好
愛與和平的作品很美
遇到的人也善良也很親切

Rati Lu超日本感覺,讓我們目前還無法造訪日本時回味一下

朱一正傳統日式建築!

Mulder Lin雖被說建築有些太新,不過它在移建後本來就需要用許多新的建材,這樣也能讓它耐用年限更久。基本上很道地,周邊維護得也算不錯。而且最重要的是移建背後的故事與精神,到後方的遊客中心可看到進一步資訊(有日本人感謝信等,令人感動)。也許是因為覺得只有建築有些單調,才加入了水上勉和陳舜臣的元素,但不認識他們的人也只能看看解說板而已;若能多些活動性的展示,將會更有看頭。目前的狀態大約繞一圈、仔細看完展示解說,頂多一小時就足夠了。

范兒如果不是相關科系的純粹觀光客可能繞一圈拍拍照很快就結束了,但很幸運遇到熱心親切的志工老師為我們導覽,覺得非常充實。

青青古色古香散步放鬆好所在,感受濃濃日式風格建築特色和文化,鮮少有人知道這地方,很特別的文化資產值得大家共同維護保存

Wei Jie Tu很適合拍照

Wendy Wang寧靜優閒 漫步好地點

오우진志工阿姨很親切的解說導覽,把這棟建築的由來跟歷史說明的很清楚,雖然離捷運站頗遠,但有種遠離塵囂的靜謐,很適合來這裡放鬆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