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旅遊景點】2025年鹽水天主堂評論和相片,鹽水天主堂一日遊懶人包旅遊攻略、導覽
景點類型:天主教教堂、親子景點
景點評論:213 則(點擊直達)
景點資訊
營業時間:
星期日 | 10:00–11:30 |
星期一 | 休息 |
星期二 | 休息 |
星期三 | 10:00–11:30 |
星期四 | 10:00–11:30 |
星期五 | 10:00–11:30 |
星期六 | 10:00–11:30 |
懶人點評:
"將西方的天主教堂 融合東方的寺廟與儒家文化 成為非常經典的在地景點
"特別的中式建築外觀的天主堂,裡面還有涼亭,外面介紹畫作也是中式畫風。"
"教堂內的壁畫非常有特色,值得到現場一看,修女很熱心的導覽解說

Ol Ed具有中國風味的教堂,大廳的中式「最後的晚餐」壁畫非常有趣,還置了香爐

翊鑫M之前去,還有團體會造訪。感覺有在維護。
今年去,從門口就發現感覺像無人管理的教堂。
進入後,只有兩個情侶在拍照。
整體的壁畫和維護都有明顯的黯淡和過舊。
最慘的應該是 聖母涼亭吧!聖母聖子雕像整個沒人整理。感覺唏噓。
好好的一個古蹟並沒有被維護。真的可惜。

千金大小姐在小時候它是我就讀的幼稚園,名叫「母慰」。
不知在何時不再是幼稚園後才成了天主堂。
多年前在一次機會下參觀了天主堂的內部,它雖是西洋的宗教,但卻又蓋的像一座廟,中西合璧的建築與宗教大概全台就只有這一間了吧!
今年聖誕節前夕路過看它有開放,又看它有耶誕的裝飾就進去看了一下,很難得的機會,希望有機會能再次參觀一下天主堂的內部。

chloe mo繽紛聖誕燈飾,平日夜晚沒開放

Pang Cheung Sze有融合食品,然後有融合教堂。

情時多雨建築風格與繪畫,十分具有特色

Chao-ming Fan獨特建築與壁畫,值得細細品味。

90% off很酷欸明明是西餐廳卻走進大排檔的感覺
但他不能參觀 可惜

張小雅很中國風的教堂

陳秀芬步行去看月之美術館 經過順手拍照

Joyce W中式服裝詮釋西方宗教。
看得出當初傳教者為了佈道的努力與熱情。

Vicky Chen很久以前進去過,非常中式的天主堂,真得很有特色值得一訪

Kuong John Bosco (JOHN)以民間習俗寺廟的所設計的天主堂

CHUN-FU Hsieh尊重在地文化裝飾的中式天主堂

進食的巨鼠很有特色的建築

charlie wang充滿中國風的天主堂、可惜現在已經不能進去參觀

Chen-Chen Chen奇特的地方

BOLIN HE從同學麥娜斯電影中 慕名而來
本來疫情時 教會是不接客導覽的
經過溝通及實名登記後
我們才得以一償宿願
本來以為是特立獨行的中式壁畫
其實是藏有早年傳教的智慧
以吸引長輩了解聖經的故事
而且裡面的字體看似奇怪
其實是歷任神父所構想,並至第五任神父督建繪製而成
例如三位一體上面的匾額就是代表上面希伯來文的「萬有真原」。
而旁邊的無始無終代表希臘字母alpha至omega
其無始無終的字體分別選擇周朝及現代康熙字體即有其巧思。
教會的人員也很有趣 聽到我們去過勝地以約 還與他分享耶穌苦路的照片,感覺大家都沈浸在新增見聞的氛圍
就這樣暢聊快兩小時
空氣中充滿快活的氣氛
——簡史———
1955年,德籍方濟會士胡國臨神父在鹽水建立一座臨時天主教教堂,爾後因信徒增加而有擴建,此為今日祭天殿前身。原先的教堂大部分結構為木材,因生白蟻而有蛀朽,1969年來自陝西省的第五任本堂神父李少峰接任後開始教堂及周邊建築的重建工作。
1970年在教堂旁興建信徒的活動大樓「鹽光館」,為三層建築,底層有辦公室和活動中心,最上層則是宿舍;1976年建造「中華聖母亭」,為一六角形小亭,內有中華聖母態像,以及用玫瑰經的「痛苦」、「榮福」、「歡喜」三個五端為主題的畫像。1986年史建今日的教堂主體「祭天殿」。

chen fang yu第一次和朋友相約台南三天兩夜旅遊,第一天我們去台南鹽水區導覽月津港週邊景點…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應該是鹽水天主堂….
原以為它是一座很普通的天主教堂,進入主教堂內讓我最驚豔的是一幅若大的牆面上有一面耶穌與弟子互動的圖畫,很特別看起來像中國古時的背圖,一點都不像西方的文化,整個抬頭一望天花板上的圖案色彩繽紛亮麗,構圖迷人讓人嘆為觀止!
我好奇的請問導覽員,為什麼教堂內有插香的香爐,儀式也很中式,他的回答讓我敬畏三分,天主教堂嚴格的說是接受各種不同宗教,但不是任何的活動儀式都是接受的,是有一定的範疇,很有趣讓我印象深刻!
星期六晚上八點~九點有彌撒的禱告活動,很溫馨感人,修女唱著迷人的詩歌,好聽真的可以駐留腳步,去感受一下那個氛圍,我們都很喜歡,也會在下一次的旅行中作計劃!

Kouhei Miyama2019 年 8 月訪問。
我是從台鐵新站出發的。
從車站前的巴士總站乘坐布朗主線很方便。它似乎每隔 5-15 分鐘出現一次,大約每 30 分鐘一次。
根據谷歌地圖,需要36分鐘,但上車後,大約需要20分鐘才能到達五日宮巴士站。距離那裡只有很短的步行路程,但非常近。
順便說一句,使用Easy Card可以免費乘坐巴士!
對了,這裡雖然是天主教堂,但卻是一座頗具中國風味的奇異教堂。
眼見為實,但如果你看看谷歌地圖上登記的照片,你就會明白,但這是一座非常不尋常且有趣的建築。
當你看到真實的東西時,這是一個非常驚人的世界觀,所以請訪問它。
就個人而言,我不信教,所以我認為對於熟悉基督教的人來說,這是一個更有趣的地方。
因為不是旅遊設施,進門後就問了最右邊辦公室的負責人讓我看看。他們非常友善。非常感謝。

林凱笛非常有歷史意義和文化特色的景點!

工程系聖泰2020-10-11(日)天主教與台灣宗教結合,第一及第四任教主圖示於門口均是台灣人擔任成為很特殊宗教景觀。

李國銘深耕在地的信仰中心

游子慶防疫期間不對外開放唷
請特別注意,以免撲空 ^^

王祥益天主教與台灣宗教結合強調孝道重要性,第一及第四任教主圖示於門口均是台灣人擔任成為很特殊宗教景觀。

戴夷方這次來到鹽水天主堂 有了導覽人員更加瞭解屬於這裡的故事

Zhi鹽水天主堂建於1986年,由於原先的教堂大部分結構為木材,因而導致白蟻蛀蝕,後由第五任本堂神父李少峰開始整建教堂及周邊建築。一般人常誤以為鹽水天主堂為廟宇建築,其實教堂採用的乃是中國宮廷式建築,並稱之為「祭天殿」,內部的紅色圓柱上則有對聯詩詞,教堂內部的拱頂則以中式繪畫風格呈現「天主十誡」、「信望愛德」等主題,並採用中國的雙龍搶珠等紋飾作為主題畫邊緣的裝飾,堂內紅柱上另刻有教誨意味的對聯,教堂內的任何細節都絲毫不馬虎。其中祭壇後方「最後的晚餐」壁畫最為引人注目,人物不但以華人面孔取代西洋人物、身穿漢服,並使用筷子吃包子饅頭,極具本土特色。
教堂旁邊另建造了聖母亭,古典造型的六角亭中安放了中華聖母與耶穌像,衣著也從傳統聖像的簡樸裝扮,換上雍容華貴的精美華服。聖母亭內的牆上亦相當豐富,以「痛苦、榮福、歡喜」三大聖經故事為壁畫主題。

宋秀香有中國風格,讚!

襯衫工房電影”同學麥娜絲”在此取景.

Eric Tseng中式廟宇建築的西方教堂,值得一遊

Keisuke Hatsuda必須來
由於電暈,遊客受到限制

Paul Tsai兩次往訪均未能進入大殿一睹真容,遺憾!
即便如此,中庭週遭繞繞,聖母堂裡的聖像、壁畫已令人讚嘆不已!地中海岸的信仰來到東方的太平洋,脫胎換骨地展現了不同的面貌。

林雪琴很特別,值得一看!

聖泰2020-10-11(日)天主教與台灣宗教結合。

王耀旭古蹟保護還算不錯, 可看出以前的傳播宗教信仰的不易

小安安從外面看就覺得建築設計超美,可惜沒能進去觀賞~

Chiang Frederic同學麥娜絲拍攝景點,特別的中西合併風格

Dung Ta與越南朋友在這個教堂的美好回憶

李侑餘哈利路亞

林沛蓉中西合併,有特色的天主教堂,不會有違和感

King Hou好的

陳憲樟無意間到來,叨擾了。

LJ J太美了

MHao很漂亮

Mark Hung鹽水推薦比訪景點

戴家倫中華風的本土化聖堂 工作人員親切有禮 為主福傳的表率
目前疫情只開放教友入內祈禱 朝拜聖體

Danny Tsai路過發現的天主堂。

紀祥傑(丁丁 Go where)這應該是全台唯一最特別的建築,西方神採東方式建築風格,外觀特別中西合併,室內壁畫更具有獨特性啟發性,也有文物展示,了解這天主堂的歷代歷史背景文化(注意參訪時間,入內禁止喧嘩,有固定的禮拜時間),很美的天主堂♡

陳瑞堂這座天主教聖堂一進入眼內, 琳瑯滿目盡是中國化的人物畫像,把原是基督宗教信仰的人物畫像呈現東方中國古老人物特色,堂中間支柱廊道也都呈顯中國文案特色,整體有宮殿廟堂之感,該堂具有基督宗教中國本土化代表作品初衷,在台灣地區天主教會是獨素一品,喜歡宗教藝術者可前往鑑賞。

ching pen很有中國風的教堂,安靜祈禱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