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旅遊景點】2024年原台南測候所評論和相片,原台南測候所一日遊懶人包旅遊攻略、導覽
景點類型:歷史博物館、親子景點
景點評論:262 則(點擊直達)
景點資訊
營業時間:
星期二 | 09:00–17:00 |
星期三 | 09:00–17:00 |
星期四 | 09:00–17:00 |
星期五 | 09:00–17:00 |
星期六 | 休息 |
星期日 | 休息 |
星期一 | 09:00–17:00 |
服務指南:
無障礙程度
設施
懶人點評:
"很特別的日式古蹟,裡面可以逛逛吧不用花錢,後面有一個很舒服的餐廳可以享用下午茶
"飯店、渝苑川菜、天公廟),再遠一點有孔廟、莉莉水果店....等。"
"很棒的…氣象站…適合小孩…是我見過最多記念印章的地方…很可愛"
日治時期的古建築,現在是國定古蹟。圓形建築很漂亮。可以入內參觀,裡面有很多舊時代觀測天氣的儀器,以及古時候用手寫紀錄的天氣預報等等,很特別。儀器都有用大的透明箱覆蓋,感覺都還很新,沒有灰塵堆積,旁邊都有很詳細的解說,富有教育意義。但二樓現在不能上去了,略可惜。參觀完可以到隔壁的氣象中心逛逛,一三五樓有更多的互動體驗。
很可愛的建築
裡面是小小的展示空間
應該會有一個義工
我這天遇到的義工很熱心
而且好像以前還是我學校的老師
裡面放了一些老式的儀器
還有以前紀錄氣象的紙本或檔案之類的
很酷
很漂亮的古蹟,一進去志工也很親切,逛完之後可以至隔壁的大樓參觀,蠻適合帶小朋友來互動的行程,冷氣開放,贊讚讚
可愛嬌小的古蹟
日據時代的建築物,蠻特別
值得一遊
拜訪的時間不對不是參觀的時間只能在外面逛逛
台南歷史建物
裡面的展物呈現了當年天氣觀測的方式,若有興趣值得一看!
全台僅存舊氣象觀測站. 站體結構特殊, 並有豐富解說和當時珍貴紀錄手稿. 是對台灣氣象史有興趣的大小朋友必遊之處.
日據時代古蹟,有專業人員介紹,適合帶小朋友參觀
完成於1898年(明治31年)。當時是台南最高的建築物。
是台南市最高的土地。
既然是1909年,應該沒有兩層以上的建築物。
昭和時代,附近建起了五層樓的林百貨,高樓林立。
歷史建築特別的氣象站
免費不需門票即可入內參觀
裡面不大,但是每一區都有滿滿的知識
從以前介紹到現在,颱風、地震、人員組織等
還可以看到一些舊有文物的展示
是個很棒的地方
在裡面靜下心來逛一圈了解文化,大約20分鐘時間
古蹟修復的很完善,工法仔細,到台南可以去逛逛
這裡超讚,是一棟非常有特色的建築物。原建於日據時代,用來測量氣候,風向,雨量所用,一樓可以看到黑色的澎湖花崗岩,很漂亮,建築物主體是十八邊形,很難看到十八邊形的建築物吧!旁邊的鷲嶺食肆 也很有特色,可以去散散步。
建築雖小,但瓦頂的標誌性造型卻令人印象深刻。
入場免費。
面向街道的入口已關閉,但後面呢?正確答案是從以下位置輸入
如果你是從鶯棲菜來的,你可以看出來,但如果你是從街上來的,你根本不知道入口,所以要小心。
小房間沿著圓形外牆佈置。
每個房間都沒有門,可以毫不猶豫地往裡面看。
登上中央塔樓的樓梯(雖然不能爬)是必看的。
沿著周邊的螺旋樓梯?抬頭一看,就會看到神秘的風景。
沒有衛生間。
夜間的燈光秀也相當壯觀,所以推薦晚上也觀賞。
歷史古蹟建築物,親子旅遊,不錯地方
這是台灣第一個氣候觀測站。
我覺得光是為了看看這座建築就值得了。
它至今仍被保存和使用。
日本統治時期,台灣的氣候觀測似乎取得了很大進展。
玉山(舊名新高山)上建有小型天文台,看來學者不少。看來台灣人在日本殖民時期也學到了當時最先進的氣候觀測技術。
明月高掛測候所!
台南古蹟巡禮❤️必定照訪之地!
見證早期-南台灣.氣候觀測歷史⋯
小而美的,旁邊尚有美麗之日式建築。
很美的建築體
目前整修中,建議可以在旁邊的氣象博物館參館
需要進去氣象局登記導覽,並特別提到希望瞭解測侯所,導覽員專業,學習很多看得很細。
看到這個建築就很直覺的知道是個有歲月的歷史建物。內外都可免費參觀,門口阿姨親切招呼,還有冷氣開放,走馬看花也好,細心鑽研也可,都是跟不錯的點。
旁邊有棟新大樓,是氣象局的辦公大樓,內部一三五樓都有許多寓教於樂的展覽和可動手操作的器具,尤其是五樓的一位阿伯非常熱情,不但導覽展出內容,還可以順便介紹附近建物以及許多有趣的台南歷史與人文,建議前去參觀的朋友一定要找他聊聊,保證讓您的知識行囊滿載而歸,也讓您更瞭解台南,更喜歡台南。
二三樓在整修,殘念
週六吃閉門羹…殘念!
還不錯
很不錯的科普教具教材和呈現
不過有認真魔人阿北
抓著我們堅持解釋各種名詞
有點影響參觀心情;)
沒有太多的商業行為,值得一遊!
空間很大應該可塑性也很大!
台南測候站建於日治明治31年(西元1898年),為台灣日治早期少數的大型建設之一,此建築興建於當時台南市內的海拔最高點-鷲嶺。
台南測候站中央圓塔高約6.5公尺,建築體呈正十八邊型,外觀為磚面砌成,並於屋頂鋪設日式鬼瓦。
民國92年(西元2003年),鑒於台南測候站為日治早期少數的大型建設之一,且除了台南測候站外,明治時期所建的所有氣象測候站皆以拆除重建(包含日本本土及殖民地),故將台南測候站由台南市定古蹟升格為國定古蹟,重新翻修並對外開放。
古蹟
有很多知識可以學習看看,規劃的很不錯,也會更新資料。
建築非常有特色,能學到不少氣象知識
值得一遊
就看那個六角型,跟以前差很多了
覺得古蹟真的好美,是畫畫的好景點!
付近也很多古蹟景點,可以徒步走走逛逛喔!
建造於西元1898年,已歷經二甲子的歲月,為國定古蹟,該地點舊稱鷲嶺,為台南市地勢較高的地方,以方便進行天氣觀測。週邊全是重要古蹟,包括臺灣文學館、孔廟、台南市美術館(一館)、吳園、鶯料理等,值得進行深度旅遊、細細參訪。
原臺南測候所,俗稱胡椒管,是位於臺灣臺南市中西區的氣象觀測用建築,建於日治時期明治31年(1898年),以圓形建物與寬煙囪塔樓兩種構造組成,是臺灣日治初期興建的少數大型建築之一,也是臺灣現代氣象觀測的啟蒙地。
1895年臺灣日治時期開始,臺灣總督府展開對「新領土」的基礎建設,其中氣象觀測對掌握臺灣經濟與民生是相當重要的關鍵點。
隔年的明治29年(1896年),臺灣總督府官署所屬官員土居通豫在日本中央氣象局幫助下,於臺灣籌畫氣候觀測機構,並於同年3月成立臺灣總督府民政局測候所的相關官署單位。
經過規劃探勘後,該隸屬於臺灣總督府民政局的氣象單位再於同年7月12日制定5個測候所的地點與名稱,分別是「台北測候所」、「台中測候所」、「台南測候所」、「恆春測候所」與位於離島的「澎湖測候所」,因資材取得因素,優先於臺北、臺南、澎湖等3處建立。
其中臺南測候所則預定設置在臺南市中心最高點-鷲嶺,當年太平境街,今為公園路。
建物結構方面,此測候所除採磚造材質外,初建時斜屋頂採用黑瓦,屋面鋼條組成的十八根大樑由中央圓塔內環牆之磚疊上緣架設,最後經中環牆頂部在塔於外環牆上而成。
而該建物不但於19世紀末期的臺南市為最高的建築物,也是當時臺灣少見的高聳建築。
經過數度整修後,今測候所結構雖無大幅度改變,但是原來的灰泥塗裝外觀改由紅磚磚面,瓦片則改為鬼瓦。除此,附壁柱下緣變成石造基座,柱腳及外環牆亦以石材連接,呈現圓形的「十八邊形」,另外,基座下方外飾洗石子。
很棒的…氣象站…適合小孩…是我見過最多記念印章的地方…很可愛
裡面有一位99歲的阿婆在解說,因為他覺得這個地方充滿朝氣,裡面的東西保留的很好也可以學到一些東西,雖然能逛的地方不多。
古色古香,歷史建築
我台北來到台南玩 走一下歷史氣象站 真有古老風味👍🏻💓 …
建於日據明治31年,因為外形的關係,又名胡椒管,是現代氣象觀測的啓蒙地,此地古名鷲嶺,是府城地勢較高的丘陵地,附近有許多的歴史建築 ,像是天壇,鶯料理,太平境教會,台南州廳,合同廳舍等等,可以利用半天來此走走看看。
測候所裡面的花園,有我們的童年回憶。
好可愛!但不幸的是只有少數東西是英文的。幾乎所有東西都只有中文。希望很快他們會把更多的東西用英語寫出來,這樣我們都能享受它
建築很特殊,是以前的氣象站,旁邊則是現在的中央氣象局南區大樓。
氣象局旁的一個古蹟建築,日據時代之天後觀測站。
適合戶外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