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旅遊景點】2024年安平小砲臺評論和相片,安平小砲臺一日遊懶人包旅遊攻略、導覽
景點類型:歷史景點、親子景點
景點評論:291 則(點擊直達)
景點資訊
地址:臺南市安平區(地圖導航)
營業時間:
星期二 | 24 小時營業 |
星期三 | 24 小時營業 |
星期四 | 24 小時營業 |
星期五 | 24 小時營業 |
星期六 | 24 小時營業 |
星期日 | 24 小時營業 |
星期一 | 24 小時營業 |
服務指南:
設施
懶人點評:
"景點不大,但有歷史意義,停車方便,附近還有很多免費的小景點可以去,離老街也不遠"
"街道很乾淨.美食豐富.伴手禮超好買.溜小孩的好去處."
"古蹟文化裡有團體進行大聲的音樂演奏,打擾參觀文物"
古意盎然,視野廣闊
台南的古蹟可以來這邊逛逛砲台有兩個附近有小吃可以採買 非假日停車方便
古色古香 但是算路過點
古蹟
小小的砲台 歷史遺跡
風景不錯,週邊有攤販可以逛
安平小砲台建於清道光年間,迄今已有180年的歷史,它中國與鴉片戰爭期間,是抵禦英軍所採海防措施之一,是台灣目前保留最完整的中國式砲台,值得一遊。
容易路過沒看到的地方
尚在修復中
位子不好停車,只能快速拍照而已
經常繞路,很煩
古蹟文化裡有團體進行大聲的音樂演奏,打擾參觀文物
遙望虎鯨
古墓群旁邊的古蹟
古蹟
免費的古蹟景點
小古蹟
這個景點不錯
不錯看
位旁邊停車場旁,很有意思但實在太熱了
是個古蹟,一眼就能看完
很有歷史氣氛
整個FU都來了
這只是去安平老街路過的一個小古蹟,蠻無聊的。
隔壁旁邊就是安平老街景點。
攤位多 悠哉
風景美麗
老古蹟景觀場地都管理的很好。
遊客不多,可以稍作停留~
很有古蹟的感覺
風景美,看夕陽的好地方。
古蹟牆垣、火炮、防火渠、、,歷史懷舊意味濃厚!
老街停車場路口,所以不會停留很多人,拍照的好地點
喜歡歷史古蹟的文人,可來逛逛
建於清道光20年(西元1840年)鴉片戰爭期間,為當時台灣清軍為抵禦英軍所建設的海防措施之一,砲台組成分成主體及護城石堤兩部分,護城石堤呈狹長狀南北延伸,砲台主體擇位在水池公園旁,由花崗石砌成,北面石堤以咾咕石、三合土建築而成,留有射口且設有柵門擋水,為直轄市市定古蹟,是目前台灣保存最完整的清代早期中國式砲台,有別於億載金城的西式近代砲台。
此處原是安平海岸重要海防設施,後因台江內海逐漸淤積而失去功能。曾經威風凜凜的砲台在此見證滄海桑田的變化,也成為遊客遙想過往的好地方。
古蹟保存良好!拍照留念!停車方便!
童年回憶
歷史小景點
就走走看看唄!
下雨天來這裡
別有一番心情
安平小砲台位於台南市安平區、昔日台灣城殘蹟西側,砲台護城石堤呈狹長狀南北延伸;安平小砲台包括砲台主體及北面的護城石堤:安平砲台主體位在水池公園旁,為花崗石、卵石砌成,南北西面有有六個磚造雉堞,現在所見的砲已非原物;北面的石堤以咾咕石、三合土填築而成,留有射口且設有柵門擋水,現為國家第三級古蹟,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清代早期「中國式」砲台,有別於億載金城的西式近代砲台。
安平小砲台建於清道光20年(西元1840年)中國與鴉片戰爭期間,是抵禦英軍所採海防措施之一,安平小砲台面向台江內海與西岸的四草砲台形成犄角;當時安平地區設有大港砲台、紅毛城砲台、天后宮砲台、安海頭砲台和灰窟尾砲台,安平小砲台對應於沈葆楨所建的『工鯤身砲台』(安平大廠台)就規模大小而稱呼的;至清同治13年甲(西元1874年)台灣知府周懋琦曾加以重修安平小砲台,民國38年(西元1949)台灣光復後國軍曾於砲台上建造碉堡一座,又在民國79年(西元1990年)曾經整修安平小砲台。
設計前衛
不錯的地方,看古蹟,外面小吃街
女兒小時候常來這裏,去老街買東西來這裏悠閒的坐著吃,下午好涼的風,很舒服。
街道很乾淨.美食豐富.伴手禮超好買.溜小孩的好去處.
臺灣府城西側,即昔臺江內海,外緣百連綿的南北沙汕二道,長約百餘里。其中號稱天險的鹿耳門,自從清道光2年(西元1822年)起,便逐漸淤塞,進而積沙成陸,成為廢港。整個商業重心及設防要地,因而轉移到南方的安平大港。做為南汕之自的安平,東障府城,西扼四草,北阻郭賽,南控七鯤身,海防地位極為重要。清道光20年(西元1840年),清英鴉片戰爭,清政府為防英軍竄入台灣沿海,命臺灣道姚瑩嚴防滋擾。姚瑩在查勘了全臺的砲臺形勢後,上呈《臺灣十七日設防圖說狀》,建議在主要及次要的海口十七處,分別設防。當時安平地區計設有:大港砲臺、紅毛城砲臺、天后宮砲臺、安海頭砲臺、灰窟尾砲臺。安平小砲臺即為其中之一。當時議建的廠臺和砲墩,多以竹簍、麻袋貯沙土壘砌。但是,翌年興工時,為顧及經久耐用,改砌石牆。砲臺配備除了原有兩千肋以下鑄鐵砲外,並從中國發運新鑄八千肋大砲八八千勘大廠,分別安置在安平、雞籠及滬尾三口。由於砲的威力較大,所以另砌砲臺承安重砲。廠牆高六尺,上做雉堞,垛口高三尺;砲臺長八丈,寬五丈,四週用實心砌造。
清朝時代古蹟,新鮮感。
古蹟
離老街約100公尺
古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