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旅遊景點】2025年西門紅樓評論和相片,西門紅樓一日遊懶人包旅遊攻略、導覽
景點類型:歷史建築、親子景點
景點評論:620 則(點擊直達)
景點資訊
營業時間:
星期六 | 11:00–22:00 |
星期日 | 11:00–21:00 |
星期一 | 休息 |
星期二 | 11:00–20:00 |
星期三 | 11:00–20:00 |
星期四 | 11:00–20:00 |
星期五 | 11:00–21:00 |
服務指南:
無障礙程度
設施
懶人點評:
"歷史建築,古色古香 裡面有賣周邊產品,衣服,飾品,音樂盒等文藝產品
"古蹟,整修後,有很多文創商店跟簡單的飲料吧,二樓劇場有活動才開放上去"
"店員姐姐 滿可愛的 服務態度佳 店裡氣氛也不錯 鮮奶茶 鬆餅都很讚!!!"

nicole陳除了紅樓本身以外,外面的市集也能逛逛

Yin Yin每週都有不同的創意市集
有到西門町的可以順便來逛逛呦
西門紅樓,位於臺灣臺北市萬華區西門町,建築由近藤十郎設計,由八角樓與十字樓組成,日治時期原作為西門市場的室內市集。戰後時期八角樓作為演藝場所,在作為電影院後成為台灣LGBT聚集地,今建物列市定古蹟,作為文創場所與展演空間。
建立緣由
主條目:西門市場 (台北)
西門町在清治時期,原為荒塚纍纍的墓區與沙質的番薯田,後劉銘傳開闢新起街,意由此地通往艋舺祖師廟。日治時期,臺北城被較早來臺灣的日本人住滿後,之後日本人便在西門地區覓地建築房屋,於1896年9月蓋起西門市場,成為臺灣新市場的濫觴。
當時臺北市的大稻埕、艋舺為臺灣人傳統的商業地帶,日本政府一爭鼎立之勢,著重主要供應聚居城內的內地籍移民日常生活百貨的西門市場。1906年,從東京帝國大學建築學科畢業的近藤十郎來到臺灣,便於1907年為西門市場設計新室內市集。因用地在墓區,日本政府於1908年3月7日發佈公告,要遺族向警局申報,否則視為無主的墳墓就遷葬至頂內埔墓地。1908年3月17日起到4月4日,共移出有主墳墓九百零五座,無主墳墓二千餘座。
新市集由最早被稱為「市場八角堂」的八角形建築體先完成,其次是鄰棟隨後完成的十字樓[7]。工法是當時先進的鋼筋水泥灌漿構造法,並使用日本慣用的鐵閂絞螺絲法。1908年10月18日,開始正式經營。
建築特色
西門紅樓以十字型再添上八角的設計,此後就沒在近藤十郎的建築作品出現。對於此種設計是為驅邪避邪,李乾朗強調並無正式文獻記載近藤十郎有這種考量。
八角樓其外觀為每正立面八公尺,這設計是日治早期流行的紅磚造西方建築樣式。屋頂為鋼骨桁架有如雨傘骨般呈放射狀,內含圓型光源照射一樓。鋼桁架共十六組、架構件以鉚釘相接。占地面積四百一十二平方公尺。設有三個出入孔道,除前、後門外尚有一門直通十字樓。
十字樓內部走道主軸東西向長、南北向短,而這兩條主軸走道交叉之處並不在對稱的中點,而是較靠西面。南北兩側均緊臨廣場,讓人潮匯流出口有更大的空間。屋頂有有太子樓作為通氣。磚造壁體厚達四十九公分,運用基角放大的作法,藉由等距疊砌磚的扶壁撐起頂上的木屋架。屋架配置如拉丁十字形,結構所形成的幾近西洋教堂式的配置,近十五公尺的大跨距完全以加強磚造的承重牆與扶壁支撐,僅在十字交叉之處,由木構架下落十二根鐵柱著地,以支應其作為市場開放式平面之需。
以上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林茹 Beer_ruru來跟古蹟拍照 逛逛裡面文創商品
標準的觀光客拍一張📷
IG: beer_ruru

學習當一個沒溫度的人紅樓裡有許多文創藝品
晚上的紅樓更添幾分美感
後方別有洞天
朋友聚會喝的小酒的「好所在」

Maveric817紅樓是美好的,但如果非得將文化與商業綁定,那政府和經營方一直都沒有做好。就不能讓它成為一個非營利目的的文藝場域嗎?為什麼一定要招商?然後商舖流動來流動去,始終就是一直改裝修,換店家,招牌縫縫補補,迄今(2023/05/01)二樓還是空蕩蕩。

大白兔工作週末有市集

靚摯愛海鮮多樣食材新鮮

江渟渟紅樓很有特色 ,二樓劇場也很不錯只是樓梯較為陡峭難走,還好有電梯。

慧真陳很漂亮的歷史建築,紅磚屋+綠地,很適合去走走

賴永沛人潮很多的賣場,二樓是演藝中心,利用紅磚來掩飾被火燒過的痕跡。紅色鋼條共構出造型尖塔,有看頭。

蕭華國際單親兒童文教基金會在紅樓舉辦母親節表揚大會~

徐振益老建築內藏新創店家

你的好朋友凱凱滿擁擠的

HSU ANDY外表古色古香,內部文創風格,適合親子旅遊,廁所超級多

Liu Ven很美的歷史古蹟建築假日市集買一些手工商品
週邊也很多商家及酒吧餐廳可以享用美食就在捷運西門出口旁交通便捷

SY Liu地標建築可拍照,喜歡文創品的可進去逛逛

Vic歷史悠久的建築,周邊多元文化的店家眾多,城樓內部有青創文化品牌的產品販售

王昱樵鄰近西門町可以來走走逛逛

Wei Hsiang Huang西門紅樓,裡面有很多文創商家,可以逛逛

Amigo雖然前往的時間點 紅樓未開放
不過在戶外拍拍照也是很不錯
一早少了人潮 也挺好拍攝的
假日到西門町逛街時
也可以順道來紅樓逛逛拍照
紅樓有展演空間
常有不錯的展演.市集.文創
一旁還是熱鬧的西門町.是一個很不錯的景點

高端霞文創好地點,人潮滿滿

Johnny Chao假日散步的好去處 也有市集可以逛逛

Vic Chen古色古香的建築,給人回到舊時光感覺

Chih-Yung Hu一個歷史建築,內部有一些商品販售,還有展覽

DD優美的歷史建築,希望能夠多處理公共廁所的隱私問題

劉文賢充滿新時代文化創意的古蹟建築!建議大家來走走看看

蘇冠群每個週末都會有街頭團體表演
也有逛不完的手工市集,真的可以在假日利用藍線到西門站6號出口逛一逛

moma lin西門紅樓是個值得一看的建築,現今如此熱鬧繁華的西門町還保存的如此完善。裡面有針對建築細節文字描述,對於這些古式建築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仔細閱讀這些。
走進紅樓內有不少文創進駐在裡面,一樓還設立性別友善廁所(男女性皆可使用),僅能參觀一樓!

歐正信懷古情,文資活用

Alan Yo位於捷運西門站旁,1~2樓有店家可逛,附近西門盯很熱鬧很多店家可逛,假日常有市集可逛

joanna chen知名地標.捷運西門站一號出口處
週一有公休.假日外面也會有市集擺攤

口天哥整理規劃的很棒
西門指標性的地點
結合文藝創作及小攤販
製造商機
也多了幾分色彩

熊萊恩非常有味道且適合休息
買文創吃點東西的好去處

Bibi Corgi不管你是喜歡文創的文青,又或是剛踏入這個領域,西門紅樓文創館,是一個很好的聚腳點。

honey kiss紅樓是很棒的歷史建築👍可安排台北西門紅樓一日遊⋯^_^⋯我有一段時間沒進去參觀了⋯不知道🈶️什麼店進駐,目前在賣什麼創意商品?
不過,古蹟的歷史巡禮是一定有的,建築結構會讓你妳驚喜不已⋯⋯詳細史料都有,很適合大家一起來⋯^_^⋯參觀⋯👍文創文青風一定有!
環繞著紅樓周邊商家林立,很有特色!繞著紅樓一圈看建築看門窗⋯⋯也看到全部都是吃的店⋯異國風情的餐館林立,許多的帥哥美女在喝啤酒聊天,西門紅樓附近吃的很多⋯參觀紅樓⋯又可吃美食!
搭捷運旅遊,捷運出口走一下下就到😄
❤️2023年❤️西門紅樓文創商品進住,咖啡飄香😍

蔡啟輝很讓人放鬆的一個好地方

陳小姐很有特色的八角樓、很多新的文創商品

吳玉如文創區,適合拍照和逛逛走走

褚進波古色古香還好馬先生沒拆除

Jeisen Yang有歷史特色建築,也有兼具創意店家。

Cheng Tony很有特色的建築物,現在成了自家創作的小販賣場

張榮和世界唯一八卦加十字架的建築

chiangtse這個是西門町很負有盛名的古蹟之一,原本是日治時代用來做交易買賣的市場,建築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八角的建築物,加上後面的十字型的倉庫,目前裡面很多地方都被一些小型的賣場作為展覽的地方,有一些很新穎的品牌,西門紅樓就在西門町的旁邊,非常的近很適合到這邊順便一由,裡面還附有廁所,如果逛西門町找不到廁所的話,可以來這邊是用

paul Cheng西門町的地標建築 美極了!週邊商家無所不🈶️!後面酒吧街更是一絕!優 優 優 ! …

John Lin (John Lin Pro)有熱鬧市集的優美古蹟

夏蟲語冰很有意義的歷史建築,而且內部被改成文創園區,可以讓人明白以前這棟建築的用處

你放假都幹嘛!你放假都在幹嘛!台北一日遊3.ep5
西門町在清治時期,原為荒塚纍纍的墓區與沙質的番薯田,後劉銘傳開闢新起街,意由此地通往艋舺祖師廟。日治時期,臺北城被較早來臺灣的日本人住滿後,之後日本人便在西門地區覓地建築房屋,於1896年9月蓋起西門市場,成為臺灣新市場的濫觴。
當時臺北市的大稻埕、艋舺為臺灣人傳統的商業地帶,日本政府一爭鼎立之勢,著重主要供應聚居城內的內地籍移民日常生活百貨的西門市場。1906年,從東京帝國大學建築學科畢業的近藤十郎來到臺灣,便於1907年為西門市場設計新室內市集。因用地在墓區,日本政府於1908年3月7日發佈公告,要遺族向警局申報,否則視為無主的墳墓就遷葬至頂內埔墓地。1908年3月17日起到4月4日,共移出有主墳墓九百零五座,無主墳墓二千餘座。
新市集由最早被稱為「市場八角堂」的八角形建築體先完成,其次是鄰棟隨後完成的十字樓。工法是當時先進的鋼筋水泥灌漿構造法,並使用日本慣用的鐵閂絞螺絲法。1908年10月18日,開始正式經營。
西門紅樓以十字型再添上八角的設計,此後就沒在近藤十郎的建築作品出現。對於此種設計是為驅邪避邪,八角樓其外觀為每正立面八公尺,這設計是日治早期流行的紅磚造西方建築樣式,十字樓內部走道主軸東西向長、南北向短,而這兩條主軸走道交叉之處並不在對稱的中點,而是較靠西面,南北兩側均緊臨廣場,讓人潮匯流出口有更大的空間。
總而言之就是以前市集大樓,現在也是市集集中地方。

Lan Ying Yang觀光區,捷運下站步行可至,是可以一遊逛的地方

Julie Chu很有味道的建築

劉益彰有很多文青小攤位進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