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旅遊景點】2024年臺北天后宮評論和相片,臺北天后宮一日遊懶人包旅遊攻略、導覽
景點類型:寺廟、親子景點
景點評論:413 則(點擊直達)
景點資訊
營業時間:
星期六 | 06:00–22:00 |
星期日 | 06:00–22:00 |
星期一 | 06:00–22:00 |
星期二 | 06:00–22:00 |
星期三 | 06:00–22:00 |
星期四 | 06:00–22:00 |
星期五 | 06:00–22:00 |
服務指南:
無障礙程度
懶人點評:
"台北市西門町超過260年的古廟,供有弘法大師,為融合日本佛教、道教的寺廟。"
"天上聖母與眾神護祐!沒有宗教信仰的朋友也可前往欣賞具有歷史的廟宇建築文化
"西門鬧區中的古蹟,出6號西門捷運走5分鐘就會到"
台北市著名媽祖廟之一。如果您在西門町購物,這座寺廟值得一遊。
好姊妹的介紹來到這裡參拜!
完全不曉得西門有這麼寧靜的地方
謝謝土地婆婆算是有實現我的心願!
回歸平靜後今天來小小還願!謝謝
謝謝聖母娘娘跟關老爺還有觀音菩薩
令人感覺心靈平靜
在西門等公車,還有時間的話都會繞來拜一下,氣氛非常舒服的一間媽祖廟
近西門捷運交通便捷、香火鼎盛
神明保佑…,願一切順利、安好
有樂於助人的員工的古廟,廟裡的空海雕像🙏
路過
原新興宮
後與弘法寺合併成台北天后宮
很棒的寺廟我喜歡它
鬧市中的寧靜,心靈的寄記,安定的力量所在。
百年的廟宇。
很溫暖心安的地方。
祈求天上聖母保佑世界和平,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臺北天后宮,原名艋舺新興宮,俗稱西門町天后宮、西門町媽祖廟[1],是位於臺灣臺北市萬華區的天后宮,主祀天后媽祖,廟址原為日本佛教真言宗之弘法寺。該廟前身新興宮肇建於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原址為艋舺直興街(今貴陽街與西園路交叉口,青山王館附近),1943年被日本政府徵收,檀越將神暫奉於艋舺龍山寺,1948年進駐西門町。
可以燒香的大廟不多了
🙏🙏🙏 …
俗稱西門町媽祖廟,陪神是弘法大師(即空海大師,唐代日本派遣僧),全臺只有此廟有供奉,許多日本觀光客專程前來。香油錢可用悠遊卡支付與時俱進。
西門町百年古蹟,香火鼎盛,共6爐,主祀媽祖,點完香後先到2樓拜天公,再到一樓拜媽祖,金爐下有編號很容易辨識,最後拜完土地公別忘了龕下的虎爺…
在地西門人,回憶、都是靠這樣不會因為流行因素而改變的廟宇保存
古色古香,雕樑畫棟。
媽祖廟,現在進入廟宇會紅外線量體溫與需要戴口罩
迷人的保存完好的傳統寺廟坐落在現代建築中。雕塑和建築物本身的卓越工藝。
始建於 1746 年的廟宇供奉著媽媽祖(Má-tsoó͘),矗立在熙熙攘攘的西門町商業區內,歷史文化與現代氣息融為一體。在過去的 5 年裡,我一定來過這裡 6 次。下午點五香,祈福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關聖君、地藏王菩薩、地藏王福德正神),天宮(玉皇上帝),希望未來和平順利。然而,自然地,也有其他人祈求更好的財富、更好的事業、家庭事件,包括平安懷孕、順利分娩、即將出生的嬰兒的特定性別或只是幸福的家庭。有很長的願望清單,人們可以來這裡祈禱和尋求希望。對於閱讀本文的人,您打算什麼時候拜訪和祈禱?
莊嚴的地方
圖書館真的很讓人想偷偷爬上去看
假動物假的好可愛
鬧中取靜 香客絡繹不絕
古蹟媽祖廟
媽祖很靈驗
有空多來拜拜
從小就來的地方保養的越來越好!
一個會讓人平靜的地方
古蹟天后宮
如果您在西門町購物區附近,一定要去這座擁有 250 多年曆史的古老寺廟。這絕對比你從外面看到的要多!
大都市裏值得參觀的廟宇,不過右手邊玉皇大帝殿下那間像儲藏室的凌亂不堪,真是美中不足
教學實驗
漂亮,氣氛好你可以停下來。
老廟 ;但裝飾品味不佳!
外面看起來像店面,裡面有驚喜
地理位置很方便!
而且很靈,裡頭還有廁所覺得很方便,廁所也乾淨
主要是標示的很清楚,拜哪個怎麼拜,順序都寫的一清二楚,宮裡頭的人也很親切
非常靈驗,心誠則靈!
推薦的出行非常方便寺廟古老而美麗,共有2層,上去看看,你會發現宗教無處不在。
看到這一口鐘的時候,很有歷史感,越看越有感覺!整間廟宇看起來很莊嚴,很有歷史感!
隱於鬧區的媽祖廟
信仰心靈寄托參拜台北天后宮
突然出現在城市中的一座美妙的寺廟。看到弘法大師,我很吃驚。很高興去。
供奉道教媽祖為主尊的廟宇。供奉著福德神、弘法大師等眾多神明,一進門就會點起許多紅蠟燭,非常壯觀。媽祖誕等節日期間,進門右側的戲台上有戲曲祭祀神靈,當地人絡繹不絕。從清晨到深夜免費入場。西門鬧市區最多到二樓。
每月必定來拜拜、心誠則靈業績好、有求必應要誠心、工作也要認真跑
開運祈福好地方
在西門町裡面的天后宮
二次大戰後,日軍撤退,留下不少日本神社及廟宇仍然存在,因此本宮信眾燃起一線希望,希望能夠找到適合的廟宇將寄放於龍山寺後殿的神像進行遷廟之事宜。就本宮信眾將神像遷入西門町「弘法寺」的緣由說法有二。其一為光復後,本宮信眾即利用日據時代的「弘法寺」,就其正殿改造為媽祖的祠祀。而當時的「弘法寺」,完全為日本風格的建築,專供日本和尚念經拜佛之用,到了西元1950年民國39年,日本和尚攜缽歸國,才由台北市政府教育局接管,後來因為本宮信眾的極力爭取,終於將「弘法寺」接管,並改名為「臺灣省天后宮」。另一說法為二次大戰後,西元1948年民國37年台北市政府教育局長黃啟瑞為使眾多百姓虔誠信仰之媽祖有所奉祀,因此選擇位於西寧南路的「法華寺」撥為新址,但本宮大批信眾紛紛認為「法華寺」是坐西朝東,與原來舊媽祖宮之坐北朝南不同認為不妥,因此另外尋覓了位於成都路西門市場邊的「弘法寺」為新廟址,並擇於西元1948年民國37年農曆6月1日入廟。將暫置於「龍山寺」後殿的媽祖請出,從「龍山寺」後殿一路盛大遊行至成都路進廟。而這樣的舉動引起原來居住於「弘法寺」的陳姓和尚抗議,因此向南京中央政府提出告訴,指控黃啟瑞違法核准,但最後經行政訴訟判決,裁定教育局長黃啟瑞勝訴,這個風波才結束。此時內部的空間格局與原「弘法寺」相同,只就其正殿改造為媽祖的祠祀,因此尚為日式風格之建築。剛遷入時,因本宮在艋舺時亦稱為「天后宮」,因此尚以「天后宮」為名。到了西元1952年民國41年8月,本宮以擲茭方式獲得媽祖的同意,冠上臺灣省的名號,將廟名「新興宮」改為「台灣省天后宮」。
西元1953年民國42年11月 ,廟後的國際大舞廳發生火災,延燒至本宮,當時由於本宮係承接日本「弘法寺」之木造建築,致使大火一發不可收拾、燬於一旦,所幸神明有靈,皆沒有遭受損傷。但當時礙於廟方經費不足,因此無法立即重建,只能臨時以木板搭蓋簡陋的廟宇。一直到西元1959年民國48年,配合媽祖壹仟年聖誕紀念,由信眾捐錢出力、重建正殿,其餘的建築則陸續興建,終形成現今之風貌。到了西元1967年民國56年本宮配合台北市改制為院轄市,也正式改稱為「台北天后宮」
西門鬧區中的古蹟,出6號西門捷運走5分鐘就會到
熱鬧地方,來晚玩順拜拜
好久沒來
想念走過曾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