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旅遊景點】2025年許梓桑古厝評論和相片,許梓桑古厝一日遊懶人包旅遊攻略、導覽
景點類型:歷史建築、親子景點
景點評論:205 則(點擊直達)
景點資訊
營業時間:
星期五 | 24 小時營業 |
星期六 | 24 小時營業 |
星期日 | 24 小時營業 |
星期一 | 24 小時營業 |
星期二 | 24 小時營業 |
星期三 | 24 小時營業 |
星期四 | 24 小時營業 |
懶人點評:
"活動,讓基隆在地古蹟得以被注目,聽說也是婚紗業者喜歡來拍照的好地點。"
"朱雀橋邊野草花 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 飛入尋常百姓家
"登高望遠,是好天氣散步的好地方,可以和廟口、博愛市場美食相結合。"

AleX Liu滄海桑田,當年住這裡的人看到的基隆港不知是什麼樣的景象。

范文芳(范風箏)漂亮又保存良好的老建築!

Dai Chip閩南式合院混搭西洋風,建築風格呈現了基隆市身為港口城市,處於多元文化交織的歷史定位。
是一個可以稍微俯瞰的位置,沿途有很多貓,政府如果多加規劃可以發展得好好。
目前有群眾組織發起的「梓桑文化祭」系列活動,大推。

Tom這個老房很有興趣,感覺很酷。很安靜

Chen-Fang Wang陰暗處蚊子有點多。蠻漂亮的,還有貓咪

金帛盛許梓桑古厝的原屋主許梓桑是基隆當地知名士紳、實業家,除擔任公職參與地方事務外,也在基隆詩壇佔有一席之地。他與顏雲年往來甚密,亦曾參加顏雲年在大正三年(1914年)於「環鏡樓」召開的第一次全臺詩人聯吟大會。此外基隆的大同吟社,也推選他擔任社長。
許梓桑原本是住在基隆市區,但在明治末期因為住家變成築港地,明治四十二年(1909年)搬到「新店街八番地」,直到昭和六年(1931年)才在「少將山」上興建這棟慶餘堂,後方築有「逎園。
二次大戰期間,許梓桑家族為避美軍空襲,搬離此居。許梓桑本人於戰後不久即過世。戰後,則陸續有族人與難民在此暫居。然而,1960年代左右,許家後代的產權問題逐漸惡化,以致許宅被遺棄為「三不管地帶」,荒廢數十年。

陸癸榮年代久遠只剩餘磚牆可供觀賞,沒什麼特別的舊厝。

哲猴齁感受到歷史的痕跡

Jimmy Lin荒廢雜亂,可惜!

Nick Dillon地理位置優越,可欣賞整個城市和海港的景色。距離基隆最受歡迎的景點步行不到五分鐘的美麗建築將腐爛

Kiwi Lin老房子、舊社區,還可以當作輕度登山活動

Hsin昕為它的存在與破敗而惋惜,新與舊之間的矛盾卻是真真實實的在這方土地活過!只是市府如何看待?失去的永遠也不會再回來!

wei choco沿著小路指標,慢慢步行,其正式名稱為「慶餘堂」,是日治時期曾擔任基隆街長與臺北州協議會員等職的許梓桑之故居,2004年起以「許梓桑古厝」之名公告為基隆市的歷史建築,目前因年久失修與風化侵蝕等因素,僅餘牆面,可以走樓梯至二樓平台看整個基隆市區。

秉虎入口在小7旁邊的巷子裡,走樓梯上去就到了

Ruolan N幽靜,適合大白天到訪

Sparkling Water雖然荒廢但很美

聯大當舖汽機車借款免留車 支客票借款貼現 中小企業週轉 房屋一二胎悠閒時光

Edward Lin體驗老基隆的好去處。

張琨甫許梓桑古厝完工於1931年(日治時代昭和六年),為日治時代曾擔任基隆區街莊長,臺北廳基隆區長與臺北州協議會員等職的許梓桑之故居。
許梓桑先生宅第最早定居於市區,因明治末期改正市區而拆為改築港地。明治四十二年(1909)居住於「新店街八番地」,直到晚年約昭和六年(1931)復於玉田里山腰處建一「慶餘堂」三合院建築。即一般所說的許梓桑古厝。
慶餘堂是座閩南式三合院建築,磚牆結構,地上二層,地下一層,壁堵裝飾著許多特別燒製的花鳥彩色磁磚,搭配中國傳統式窗型。而慶餘堂所在的山嶺,日治時期稱少將山,慶餘堂建在此山的北面,居高臨下面對著基隆港,視野廣闊,並於屋後構築「迺園」,整座宅第園林雄據山巔,規模宏偉,為當時之地標。與基隆顏家的陋園相呼應,是當年文人雅士品茶、吟詩交流的場所。

詹萬怡基隆山城風韻尋跡

Super Liou在略為殘破之中,感懷時代滄桑,緬懷基隆往日風華。惟行經途中仍有一些便溺的味道,略惟破壞整體感受。

陳弘庭視野好

鄭人豪是一具基隆失落的古蹟,如果被好好的整理應該可以成為基隆一處觀光景點,就不只有廟口可以逛逛了,蚊子稍多,注意防蚊!

天天配合夕陽拍起來很漂亮
附近有貓貓<3

Serena Lin經過在地團體的維護,使有故事的古蹟重現風華

David Wang基隆古宅,頗具地方意義,可見當時富甲一方

Tsung-Han Tasi其實整理完之後比以前好多了 就在廟口夜市中 如果白天來廟口的話可以順道上來體會一下 時光的變化喔

啟民翁1931年創立,又稱慶餘堂。可列入基隆市百景之一,仁愛區十二景之一。
特點:殘破的古厝曾經是詩人唱和及花園賞遊,海灣觀景的場所。

王文郁環境很清幽
有陽光的時候很美
附近住宅很多可愛不怕生的貓咪

謝俊宇古跡卻放任傾倒

Ken Lu屋子本身結構已經呈現了半毀壞的狀態,只能在外面看看外觀。雖然地勢算是偏高,但是四周沒有展望。晚上照明不佳,建議不要傍晚後前來參觀。

shan mikehoho目前只有外觀的古厝,也因為有在地青年定期來打掃所以才能看起來沒有那麼的”廢墟”,據說會修復到可以使用整棟的建築作為文化觀光的地方

胡文謙很美的隱藏景點,連結城市歷史與紋理,一眼望穿過去與現在。

簡鳳凰古跡 聽說是拍婚紗的好景點 特地來看看

Clearwell阿渥1.非常有古味的廢棄宅邸(整理的不錯)
2.曾經為基隆的大戶人家
3.蚊子很多、道路四通八達
4.沒有廁所
5.側邊有一座水泥灌注的椅子,很特別

Yang-Kai Lin離廟口夜市很近,如果能稍加整理過會更好

Hank Lee需要整理的好景點

吳健毅(TauYenGuei)非常有特色,屬於基隆人的隱藏景點。

John Hsu一個帶有浪漫復古氣息的紅磚洋樓合院建築,適合慢步沈澱思緒
也適合望遠遙想舊事,帶著超現實氛圍。

Kun-Hung Chen (Watson)在基隆很難得的經典,都是靠志工維護,需要更多人的關懷與用心讓他更美好

Joy Wang基隆在地人不一定知道的祕境, 就在愛四路的夜市裡, 天黑暗夜不一定找得到喔!!

周傑特很漂亮的古厝遺骸

余承翰滿有味道的古宅,只可惜已經成為廢墟了

Sumiryo Yang日治時期基隆街長許梓桑的宅邸。
近年來基隆青年陣線的成員們花了許多時日整理,
此地也曾舉辦過幾次名為「梓桑文化祭」的小型藝文市集。
而基隆出身的畫家王傑老師近期也幫古厝設計了四張美麗的彩繪瓷磚,
集眾人之力完成的磁磚牆貼在前往古厝的階梯旁。
除此之外很可惜的是此地並未有更妥善的利用或修復,
大部分時間去參觀就只是個古厝廢墟。

張庭文漂亮的地方,感謝基隆青年陣線的定時維護

Yuting Peng舊建築能再利用重現風華

廖一枝難得的基隆文化景點,目前靠志工維護,不定時有活動在此舉辦

lightring lu基隆有很多好的老地方!
這裡就是其中一處!

baba chen古廢宅

Roc Tseng必須要說,它其實就真的是廢棄的古厝。
至少目前為止除了古厝本體之外沒有其他的設施,若你對廢墟或風景沒有興趣,來此可能會有些失望。
聽說市政府好像有打算把這裡經營成一個文化系的景點,可能以後會比較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