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旅遊景點】2024年莎韻之鐘評論和相片,莎韻之鐘一日遊懶人包旅遊攻略、導覽
景點類型:歷史建築、親子景點
景點評論:98 則(點擊直達)
景點資訊
營業時間:
星期六 | 24 小時營業 |
星期日 | 24 小時營業 |
星期一 | 24 小時營業 |
星期二 | 24 小時營業 |
星期三 | 24 小時營業 |
星期四 | 24 小時營業 |
星期五 | 24 小時營業 |
懶人點評:
"有一些歷史故事的地方 可以作為蘇花公路的中途休息站 可惜疏於整理"
"遊客不多,周遭環境顯得髒亂,可惜了一個好山好水的地方
"蘇花改通車後,武塔的車流量銳減,來這裡不會遇到排隊或不好停車的狀況。"
算是個過路行程,5分鐘結束!
蚊子很多。
有大狗對我吠著
很容易被錯過的景點
很可惜的地方!故事寫的很美,卻不維護入口處也不明雜亂不堪
1938年台灣日治時期的台北州蘇澳郡蕃地リヨヘン社,一名泰雅族少女莎韻·哈勇因替日籍教師田北正記搬運行李,不幸失足溺水。而台灣總督為了褒揚其義行,頒贈予當地的紀念桃形銅鐘,該鐘即稱莎韻之鐘。
如果環境能整理一下,短暫停留的好地方。
雜草生
莎韻的故事,想像中是美麗的。但故事的背後,需要您自己來體會囉!
莎韻之鐘,或譯莎鴛之鐘、莎勇之鐘;該故事發生於1938年台灣日治時期的台北州蘇澳郡蕃地リヨヘン社,一名泰雅族少女莎韻·哈勇因替日籍教師田北正記搬運行李,不幸失足溺水。而台灣總督為了褒揚其義行,頒贈予當地的紀念桃形銅鐘,該鐘即稱莎韻之鐘。 維基百科
此處是深具典故的標誌景點,但宜蘭縣政府或南澳鄉公所並未用心維護,以致現在雜草叢生,十分髒亂,甚為可惜。主管機關及負責的人員應該受到譴責!
有故事的小景點, 在台九線休息站 旁邊 有空可以來逛
四周雜草叢生
有一些歷史故事的地方
可以作為蘇花公路的中途休息站
可惜疏於整理
缺乏維護長草了⋯
就像吳鳳的故事一樣,都是當時的時空環境下的產物,還是應該要好好維護。
沒什麼整理的感覺,路過可以來看看,但不值得專程過來
莫名其妙
路過
很有歷史紀念意義的地方,可惜有點被忽略了,沒什麼特別的整理及規劃啊!
雖是日據時代的物語,但也應好好管理。
雜草叢生,很明顯根本沒有在維護。
如圖 這是一個欺騙台灣人的故事 當年日本人 為了騙 原住民去南洋當兵 為日本帝國主義作戰 而虛構的故事 還拍了一部電影 由 李香蘭 當 莎韻 不要被騙了華人
特別紀念沙韻的地方
不藥
莎韻之鐘,或譯莎鴛之鐘、莎勇之鐘;故事發生於1938年台灣日治時期的台北州南澳一名泰雅族少女莎韻·哈勇因替日籍教師田北正記搬運行李,不幸失足溺水。而台灣總督為了褒揚其義行,頒贈予當地的紀念桃形銅鐘,該鐘即稱莎韻之鐘
這個 景點 我去過不下百次 只是 蘇花公路的 中途休息站 旁邊的葉家香名產店 是遊覽車 休息的熱點 裡面都是一些原住民的 名產 剝皮辣椒 麻糬 之類的 但是我來這邊 都一定要吃他的茶葉蛋 有特色 算超好吃 又便宜 身障朋友來這邊 停車 OK 蘇花改通車 來這裡 更加 方便
越來越少人了
不知道這裡想表達什麼
缺乏管理.反而葉家鄉休息站值得一遊
看似荒蕪 多加整理 應該可以讓更多遊客停佇
拍成電影的景點,但目標不顯著
第一次聽莎勇的故事是1973年,遊覽車小姐行經此地時講的,講完了還唱了莎勇之鐘這首歌呢。
故事起於美化日本殖民統治的單傳落水事件。如今只願記得美好的部份:原民的純樸和當時日本宣揚愛國情操隨落水事件而作的哀悽歌曲 「サヨンの鐘」,中文由紫薇翻唱「月光小夜曲」,後期蔡琴﹑費玉清演唱過。
1941 (?)年日本在臺灣第十八任 台灣總督 長谷川清 為表彰原民少女 莎韻 特頒刻有「愛國乙女」和「昭和十六年四月台灣總督長谷川清」的鐘表揚,後稱「莎韻之鐘」,現在的莎韻之鐘是複製品,真正的莎韻之鐘在戰後部落遷徙中遺失了。現在”偽”鐘所在「莎韻紀念公園」是宜蘭縣政府另行安置。
同期日本當局並於失事溪岸邊,南澳南溪(舊名武塔南溪) 立一刻有「愛國乙女サヨン遭難のち」 紀念石碑,意指「愛國少女莎韻遇難之地」。戰後基於對日本政府的痛恨,導致莎韻的遭難紀念碑遭到人為破壞。現在石碑上日本文字部份已看不清楚。而石碑的原始位置因道路改建已從溪岸邊移到柏油路旁堆高坡上。
背後有淒美的故事,可以先做做功課。
風景好
雜草叢生,感覺像是施工狀態。
環境不夠整潔美觀,雜草很多,有點可惜。公園內的介紹牌很簡略,看不太懂,網路上可找到更完整的背景故事。
莎韻的故事
還好
位於「葉家香」右側的「莎韻紀念公園」內。這座公園並不大,入口有一座類似鳥居的牌坊,一名泰雅族少女沙韻·哈勇因替日籍教師田北正記搬運行李,不幸失足溺水。而台灣總督為了褒揚其義行,頒贈予當地的紀念桃形銅鐘,
懷念的歌サヨンの鐘之景
一個好的景點,歷史事件是否屬實並不重要,畢竟,那兒是一個好的休憩點!
當地政府或部落沒有好好維護這裡,雜草叢生,垃圾滿地,令人唏噓
拍成了電影,可以去看看。
開到快睡著時的休息地
明月阿嬤一償素願…
昭和13年(1938)9月,泰雅族少女莎韻協助日本老師搬運行李下山,不料途中遇到暴風雨,她在經過南澳南溪的獨木橋時不幸墜溪失蹤。
兩天後,新聞報導此事,標題寫著「蕃婦跌落溪中,行方不明」。原本只是一件單純的意外墜溪事件,卻因當時的時代氣氛及政治操作, 最後竟演變成為一個傳奇的故事與時代象徵。
入口不明顯,雜草叢生、垃圾遍地
不是個特別需要去的景點,不如去莎韻橋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