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縣旅遊景點】2024年吳屋伙房至德堂 | 吳濁流老屋 | 新竹文學館評論和相片,吳屋伙房至德堂 | 吳濁流老屋 | 新竹文學館一日遊懶人包旅遊攻略、導覽
景點類型:旅遊景點、親子景點
景點評論:210 則(點擊直達)
景點資訊
地址:新竹縣新埔鎮(地圖導航)
營業時間:
星期六 | 08:00–12:00 |
星期日 | 08:00–12:00 |
星期一 | 休息 |
星期二 | 休息 |
星期三 | 08:00–12:00 |
星期四 | 08:00–12:00 |
星期五 | 08:00–12:00 |
懶人點評:
"建築特別,規劃專人導覽中"
"很棒的地方,應該要多認識這位台灣文學家。"
"裡面車位有限,如果不走太久步道, 拍照打卡,待的時間一般不會太久。"
有紀念館價值
拜訪台灣最著名的文學家之一的古厝非常有意義
開往故居須經過一條鄉間小路,房子後有山嵐前有水稻田,很有意境,前方有免費停車場,不收門票,還備有廁所,相當方便,看ㄧ大片水稻田讓人特別心曠神怡!
田野風情,安寧靜謐,哲人已遠,點滴追憶
很清淨的地方,前面有停車場
吳濁流,本名吳建田,新竹縣新埔鎮巨埔里大茅埔客家人。生於1900年,卒於1976年,享年77歲。幼時充分受祖父吳芳信漢學薰陶;父親吳秀源為日治時代漢醫師;母親朱滿妹養育子女有術,奠定吳濁流深厚的基礎。1916年新埔公學校畢業,考上台灣總督府台北師範學校。
吳氏原為公學校教師,嘗從事漢詩寫作,37歲時,偶然受女同事刺激,始作小說〈水月〉發表於《台灣新文學》,接著又以〈泥沼中的金鯉魚〉獲獎,開啟他小說寫作的興趣。 他在戰爭時期冒險完成的長篇小說《亞細亞的孤兒》(原名《胡太明》),就是記錄台灣人在戰前最深刻的中國經驗和最深層的命運探討。「亞洲的孤兒」一詞則生動地刻劃了台灣人的處境。吳濁流作為小說家的特質和風格,幾乎在這部作品裡已十分穩定。
在戰後台灣的風暴年代,吳濁流身在受創最劇、最敏感、最前線的新聞界,當然對白色恐怖統治的威力,一定深有體認,但他同時也是台灣社會近現代化遞變中從未缺席的一員,這可能是他對提昇台灣文化、推展台灣文學運動的熾熱心志和使命感,超越他的白色恐懼,使他卯足勇氣創辦了影響戰後台灣文學發展最深遠的一份本土文學雜誌──《台灣文藝》。
吳濁流直到去世時,仍然以日文為主要創作工具,他辛苦創辦《台灣文藝》,完全是站在推展台灣文學的立場。他一生寫了三千首以上的漢詩,但他並不固執己見,從善如流改設「新詩獎」,不論是辦雜誌或設獎,在那白色恐怖籠罩的時代,都是為台灣文學的生存而做的戰鬥行為,都是為台灣文學存續所做的重大貢獻。除文學創作外,吳濁流還創辦「台灣文藝」雜誌〈1964〉,設立台灣文學獎〈1965〉、吳濁流文學獎〈1969〉,獎勵後進,不遺餘力。
建築形式
吳濁流故居,是一座注重倫理的傳統客家三合院建築,規模為一堂多橫屋建築,現今部分伙房屋改為水泥建築,但還聚居著吳家子孫們。正堂的中間軸線,引導整個空間的配置,此處正堂內供奉祖先及尋求神寄託之所,也是建築正身的中央的位置,又稱為「公廳」。
正堂中央置神桌及神龕,外側還裝飾著神龕花,又稱「花罩」,花罩呈現螭虎透雕,花罩外框書以「綱常千古事孝父忠君近接延陵世第」、「和氣一堂春國恩家慶遠承至德芳名」、上橫楣則繪以八仙(祝壽),橫楣上則懸掛由吳濁流父親吳秀源所題之「望重蠻邦」匾額等,無論對聯、彩繪或匾額,無不希望透過此祭祀空間,教導吳氏後代客家子孫「追本溯源」、「飲水思源」等,除了具備吉祥、風雅等象徵,也體會文字的價值性,更要敬重儒家思想的文明與聖賢。
正身中央三間特別高聳,在過去重修時,其部分結構改為混凝土造,屋頂亦為水泥作。以石砌作為基腳,斗子砌法為牆,門匾石材雕刻「至德堂」三字,以彰顯吳氏延陵世系的家族源流。至德堂以正身採「五間見光」的格局,除了中央正身三間外,其連接的兩側橫屋,再各退半間,讓第四、五間可以採光,以改善故居內的亮度與流通。屋身構造採「火庫起」作法;屋頂是「硬山式」,最常見的兩波頂;屋脊是「燕尾式」,正脊成曲線向上揚起而尾端分叉成為二支,呈現堅挺傲然的氣勢。故居裝飾的元素可以分為石雕、木雕、彩繪、泥塑和剪黏等畫龍點睛的教化與吉慶祥瑞圖案。
環境清幽 簡餐美味
有地方實景看過去時光
路過
天氣很熱,裡面涼爽。
屋內佈置狀況,往壞講是破落,但往好的看,也算整潔且保留完整舊居。
有一些介紹看板介紹作家作品與生平,沒什麼佈置,應該是不想在建物上做任何施工。
很寧靜,適合創作放鬆~
歷史古蹟 ,很棒
位在小路裡面,如果不仔細看是會錯過。假日參觀的人大概很少,逛了一個多小時,沒看到其他人。值得一看!
路邊小路右轉進入這個故居,小路雖短但是超窄,無法會車,故居外的廣場只能停幾步車子,建議開車前往時車子停在外面馬路邊上~老放子四合院展區有列出鐵血詩人的一生經歷,可以看看~
旁邊有一短短步道,池塘,少許櫻花垂柳,一下就逛完了,喜歡古物及古書可前來體驗😁 …
保留原始風貌,占地寬闊!有照片及解說,能清楚吳老與當時文人之互動。
很棒的地方,應該要多認識這位台灣文學家。
文學欣賞
政府沒做好 很可惜
路過值得來看看
台灣文學先驅
台灣文學重要文物保存基地,更是客家人文歷史不可或缺的記憶。沒有吳濁流的文學台灣文學將會缺了一大塊。
幾乎沒人,沒招牌容易騎過頭,單車族可以來這玩
保養的不錯,太新了
寧靜的前人故居,整理的很乾淨清爽,要是再多一點著作與重要活動介紹就更好了。
廣場旁有廁所供民眾使用
不大,可以順道來參觀,維持的很乾淨 也有洗手間
週邊有很多步道,環狀走一走,輕鬆自在,普羅旺斯,也值得一看。
號稱文學館,週六去參觀,居然空無一人,室內無盞燈。
環境整理的很乾淨,入口的路有點小。
美麗的古厝,閒散的好地方。
台灣農鄉風情的具體呈現場域,親近而且寫實
很值得來參觀<<<<<
——————–
吳濁流先生,本名吳建田,生於1900年,卒於1976年,是新竹縣新埔鎮客家人。
吳濁流先生從小受到優良家庭環境的熏陶,為他奠定了深厚的基礎,1916年畢業於新埔公學校,考上總督府台北師範學校。
當教師時,吳嘗從事漢詩寫作,據導覽員說,吳先生的日記都是以詩作的方式寫成的。後來經過同事的鼓舞,開始跨足小說領域,初期刊登就以短篇小說〈泥沼中的金鯉魚〉獲獎,開啟了他寫小說的興趣。
在戰爭時期創造、也是他最廣為人知的長篇小說《亞細亞的孤兒》(原名《胡太明》),就是記錄台灣人在戰前最深刻的中國經驗和最深層的命運探討。「亞洲的孤兒」一詞則生動地刻劃了台灣人的處境。 ——-部分取自網路
這裡先簡短介紹一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吳濁流故居參訪看看,裡面留下來的都很完整,還有導覽介紹。很值得來參觀
路旁安靜的老厝
非常傳統的三合院,門口有種龍眼樹⋯
環境維護的很乾淨,還有公共廁所🚽⋯⋯
約逗留30分鐘 …
20190228吳濁流故居是在我去巨埔農場回程看到的景點,好奇心驅使下所以就進來看看。把車開進指示吳濁流故居的小巷,那裡有一塊空地可以停車,大致上停個5、6輛車沒問題,因為基本上不會有那麼多遊客來,值得一提的是,在一旁還特地設立了公廁。。
吳濁流故居就是一個老式傳統建築,類似鄉下的三合院裡面擺設許多老舊器具傢俱,以及展示一些文字敘述圖表,讓來到這裡的遊客了解吳濁流故居歷史背景。
看完吳濁流故居也可以到一旁吳濁流步道走走,吳濁流步道基本上類似田邊小徑,只不過一旁種植的是大批櫻花、落羽松。這裡比較掉漆的是那個大池塘,不知為何死了幾條大鯉魚,就這樣浮在水面上沒人處理,不知道是被毒死的嗎?
保存很完善的三合院 周圍風景好 空氣好!
名人故居
只開放團體參觀,有點可惜。
家廟巡禮!
因為他的三和院很漂亮
周遭環境整理得不錯,但是內部僅是靜態的海報展示
復古的老宅,可以來了解一下日治時期的文學家生活和思想!
故居的紅瓦就隱身在鄉道旁的綠野中,順著田邊彎沿小路可達停車場,人潮不多,整理的很乾淨,可慢慢的閱覽吳濁流的身平簡介,但室內燈光要手動調整。距九芎湖步道不遠,可順遊。
雖然不是著名的旅遊景點,但如果對吳濁流及新竹的文學家有興趣。可以來看看,有很多詳細的介紹及吳濁流的生平、詩詞收錄。
屬於有人管理,但無人接待的空間。
但空間整體保存還是很不錯的。週邊也是臺灣的農田景致。
屋外旁邊有乾淨廁所。
值得想了解台灣文學的人,來此一遊
很有特色的古厝
故居維修得很好,文物尚在布置中,很不錯的文物介紹。在縣政府的完善規劃下,有故居,水溏,落羽松及正值富士櫻花開放,環境非常完美。
建物保存維護得相當好,
旁邊步道可散步且不長。
一個窩藏在鄉間小路上的古蹟,路過時發現的,所以就下車走走逛逛,室內有介紹幾位故人的經歷,有興趣可以來看看,環境優美、氣氛悠閒,是個適合放鬆心情的地方。
路口處有塊日治時古老石牌,沿著小路進來即可到達,少有人群可以在故居可以細細體會文人過往,旁邊也有公廁可以解手。